伊JE网 » 宝贝成长 » 宝宝教育 » 才艺培养 » 艺术不只是技术
艺术不只是技术
    据《文汇报》报道,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在谈到北京观众与国际化大都市观众在欣赏习惯方面的差距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不少北京观众一看《天鹅湖》就等着四小天鹅出场,或是数天鹅是24只还是25只,黑天鹅旋转是不是32圈。

      就此,北大教授、美学家叶朗指出,现实中不少家长逼迫孩子弹钢琴、学画画,目的只是为了考级,为了升学考试时加分,根本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自然也就谈不到去欣赏音

    乐、舞蹈和绘画之美了。他强调,艺术教育一定要注意它的人文内涵,要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这是美育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个灵魂,单纯地学技术,这样的艺术教育就不是美育。

      与一些家长交谈,不难发现,他们对孩子学琴、学画的认识和定位是很功利的,他们认为孩子如果有了一技之长,长大以后至少就多了一个竞争或谋生的手段,至于孩子的兴趣、灵感和潜能,他们却很少考虑。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和做法实不足取。现在学琴的孩子很多,媒体上经常报道一些极端事例——有的孩子为逃避学琴而离家出走、破坏钢琴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的手指。这些孩子一开始很喜欢弹琴,后来却越来越厌恶了,就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的不是性情的陶冶和愉快的情绪,而是由家长唠叨和吵骂而引起的焦虑、烦躁、单调、无奈甚至失望和厌恶。

      对孩子进行艺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他较高的人生境界、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完善的人格结构,使孩子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让孩子在多才多艺的个人背景下享受生活、表现生活,甚至创造自己追求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把体、音、美简单地理解为为孩子将来的谋生作准备,必然贬低了艺术审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因为一个指法不到位,严厉指责孩子“你怎么那么笨”或“你怎么这么不用心”等等,孩子为此而丧失兴趣和信心是很不值得的。弹琴本身是一项很复杂的心智活动,尤其是在注意力分配上,既要读谱,还要搞准指法,一双眼睛,一个脑袋,同时要做这么多事情,确实不容易。家长看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要打击和训斥孩子,更不要加大压力,剥夺孩子其它方面的快乐和享受。正如前文所述,家长向孩子反复强调天鹅是24只还是25只,黑天鹅旋转是不是32圈,这种僵化的“艺术教育”岂不是对孩子欣赏美的一种干扰?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如果教育太急功近利了,教育就不美了,孩子和家长就都感觉到累,于是,和美的感受也就没有了缘分。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以艺术教育为媒介、资源和手段,对细节问题既不可姑息迁就,又不可过分苛责,要站在较高的教育制高点上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过程,把他的每一个学习状态(如勤奋、懒惰、勇敢、畏惧等)都转化为积极的人生教育,这样孩子才会更有空间享受和表现艺术的真正美感。

      美育是既具体又抽象的一种教育,它要凭借一定的事物去发现和感受美,又要高于这一事物的存在状态,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性。美育特别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感受和品位,是培养淑女和绅士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但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经不起功利观念的折腾。

      那么怎样把握和判断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具有美育价值呢?有三个循序渐进的关键词:热爱、享用和追求。

      热爱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发现孩子还没有产生兴趣或者兴趣越来越弱,那么孩子的学习就变成了被动的承受和机械的应付,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也是缺乏美育功能的,这种不愉悦的学习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有害的。

      享用 一副涂鸦作品、一个石头城堡、一段自娱自乐的哼唱,只要孩子从中获得了满足感,就是美的身心享受。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孩子最喜欢玩味和揣摩的事物,就是能真正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美好事物。如果在家长的逼迫下完成了一项任务,孩子放下之后就不想再拿起,那么家长的付出就是得不偿失的,孩子的学习就是不舒服的、不美妙的。

      追求 热爱是美育的开端,享用是美育的结果,追求则是美育的发展。当孩子持续不断地对某个事物有追求的愿望,这就说明他是被事物内在的美感真正吸引了,而不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走到这一步,孩子就陶醉了,家长也就省心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