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JE网 » 宝贝成长 » 宝宝疾病 » 其他疾病 » 小儿夏季常见疾病防治手册
小儿夏季常见疾病防治手册
上一篇:换季时节须提防传染病      下一篇:5大杀手影响BB智力
    炎热的夏天,宝宝总会面临各种疾病的挑战:痱子、湿疹、蚊虫叮咬 、空调引起的感冒、厌食等。 妈妈们很担心,怎么办呢?相信下面这些疾病预防治方法,能够帮到您!

    [b]1. 痱 子

    2. 湿 疹

    [u] 3. 夏季感冒 [/u]

    4. 暑热症

    5. 肠胃疾病

    [u]6. 中 暑[/u]

    7. 泌尿系感染

    8. 空调病

    9. 凉席性皮炎

    10.各类传染病

      痱子  

    [/b]

      病因:当宝宝出汗时,汗毛孔浸泡着汗液。婴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薄的特点,加上皮肤表面不清洁等因素,决定了他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发炎。一旦汗毛孔发炎就必然会妨碍排汗。由于炎症,在宝宝的皮肤表面可以见到密密麻麻的、红色小米粒一样的疹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痱子。

    症状:身体各个部分都有可能发痱子,但是在婴幼儿的额、颈、胸、背、腹等处比较多见,它形状如针头般大小,圆形或尖形红色小丘疹,密集成片,有的还像小水疱,又热有痒。

    危害:痱子虽然是小病,但会让宝宝觉得非常难受,如果痱子被抓破,还可发展成脓疱疹,严重的还会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

      勤给宝宝洗澡:常温天气每天洗1-2次,高温天气每天洗2-3次或者更多,且在洗澡水中加入几滴宝宝金水或花露水。

    保持通风凉爽:室内保持良好通风,可以适当使用空调;宝宝衣着柔软宽松,避免穿尼龙化纤制品,宝宝一旦出汗,及时擦干或换衣。

    饮食清淡:宝宝吃的食物宜清淡,尽可能避免吃油炸、过热及辛辣的食物,多吃丝瓜、冬瓜、苦瓜、西瓜等新鲜蔬菜和瓜果;及时补充水分,多喝绿豆汤、菊花茶、清凉饮料等;不要过食甜食。

      治疗:

      避免宝宝用手抓痒:晚上睡觉时,必要的时候,还可把宝宝的小手轻轻用手绢或纱布包上。用温水清洗:可用温水和碱性的婴儿皂或沐浴露帮宝宝清洗患处。

    适当用药:如果痱子已经形成小脓疱状,可以用75%的酒精涂擦后,涂上1%的龙胆紫,同时还可服用少量清热解毒类中药或抗生素。一定要注意的是,患部皮肤要禁止用水洗,以免感染扩散。

      偏方:

      鲜苦瓜叶适量,洗净,捣烂,绞汁,涂于患处。或者苦瓜也可以。 

      鲜丝瓜叶60克,洗净,捣烂,绞汁涂擦患处,每日2 ̄3次。 

      冬瓜适量,将冬瓜去皮,洗净,切片,外擦患处。 

      生黄瓜汁或黄瓜片分别贴擦于患处,两三次即可痊愈。 

      吃完西瓜的瓜皮洗净,擦拭患处,每次擦至微红,每日2 ̄3次,第二天就见效(不痒了),两天后可结痂。 

      马齿苋适量,煮开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在擦第二遍后,痱子开始消退,擦过三遍,痱子消失。马齿苋,叶呈扁椭圆形,紫梗,路边。草地均可找到。 

      生姜片,擦拭患处,几小时后即能消退。 

      提醒:如果宝宝的病情严重,就及时请医生处治,绝不能耽误病情。

      湿疹

      病因: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婴幼儿生活不规律、哺喂时间不当等,可使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也可诱发湿疹。另外,由于有些婴幼儿长期以牛奶为主食,血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低,也能诱发湿疹。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

      症状:多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出现,早的生后1-2周即出现皮疹,主要发生在面颊部、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初期仅见面颊痱子样皮疹或有水疱样疹(医学上称丘疹、疱疹),分布密集,随后愈合成片状红斑。湿疹常为对称性分布。

    危害:多发于婴幼儿,常因瘙痒而使婴儿哭闹不休,有碍日常睡眠及饮食。

      预防:

      科学添加辅食:添加辅食应由少到多,以便使宝宝胃肠道慢慢适应,同时要控制糖的摄入。

      喝煮开的牛奶: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把牛奶多次煮开,使牛奶中的乳蛋白变性,以减轻过敏反应。

      哺乳妈妈应忌食:哺乳的妈妈应忌食辛辣等刺激性及海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宝宝湿疹严重时乳母连牛奶、鸡蛋也不能吃。

      避免高温环境:避免室内过热,过潮。不要让宝宝在高温环境中停留。

     

      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湿疹可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剂型的选择依据湿疹表现而定,不能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引起皮肤损害或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不用护肤品:尽量不用碱性大的肥皂,除用适用婴儿的擦脸油外,不用其他护肤品。

      穿棉布衣服:不穿化纤、羊毛衣服,以柔软浅色的棉布为宜,衣服要宽松,不要穿盖过多。

      修短指甲,避免宝宝用手抓绕:为避免抓破皮肤发生感染,可用软布松松包裹双手,但要勤观察,防止线头缠绕手指。

      涂食用油去痂皮:头部和眉毛等部位结成的痂皮,可涂一些消过毒的食用油,第二天在轻轻擦洗。

      暂时不接种:在湿疹发作时,不做预防接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偏方:当归3克,紫草15克,同时用水浸泡一天,腾出水,放在120克麻油里炸黄,然后将黄蜡(或蜂蜡)15克放入其中融化,腾出药渣,将剩余液体放于瓷碗内凝固后即可用其涂抹患处,一日两次。

      提醒: 孩子患湿疹严重时要及时请皮科医生治疗,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涂病,以免加重过敏。一般湿疹经治疗后容易好转,但敢容易复发,不过不用着急,一般停牛奶后(大约6个月)就会逐渐痊愈。

      夏季感冒

      原因:宝宝在夏天感冒的一大因素是使用空调不当,许多家庭的室内温度与室外相差十多度,一冷一热容易让原本抵抗力较差的宝宝患上感冒。另外,夏季部分病毒活跃,6个月至三岁的宝宝特别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疾病的侵袭。

      症状: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夏季感冒还有口渴心烦等内热现象。初期表现为不停地流鼻涕、头昏脑胀,怕冷而出汗、心烦口渴、四肢无力等症状。夏季感冒常常与中暑、暑热证等混淆,常见的是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但也容易出现风寒感冒。

      危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感冒极易引起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易疲倦、易激动等后遗症。

      预防: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多种抗病物质,能够帮助宝宝抵抗许多常见疾病。另外,母乳有足够的水分,只要频频喂哺,宝宝不会缺水。

    合理使用空调:减少宝宝带在空调房里的时间,可安排宝宝在气温不太高的清晨和傍晚外出活动。空调的温度不宜调的过低,使用空调时,保证有一个门窗打开,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合理饮食:已经吃辅食的宝宝要避免饮食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应多吃新鲜蔬果,保持大便通畅;也可常吃绿豆粥、莲子百合粥、荷叶粥、红枣粥等防暑降温。

      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夏季,不要轻易改变宝宝已经建立了的作息规律,大人除了以身作则外,让宝宝每天都能有充足的睡眠。

      治疗:

      让宝宝多卧床休息:要保证他有足够卧床休息的时间,即使处在恢复期,症状减轻了也应该限制宝宝的活动。

      给宝宝多补充水分:夏季感冒后的水分补充十分重要。不管是母乳还是牛奶,或者是果汁喝开水,只要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就可以了。

      反复高热、咳嗽必须就医:宝宝感冒后,如果是轻度的,持续约12天可自行缓解。但如果反复高热不退超过3天以上,且伴有寒颤、头痛甚至惊厥等,反复咳嗽超过5天以上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提醒:冬季感冒常用的感冒冲剂,对夏季感冒效果不佳,因为该药主治风热感冒,不治暑湿症。如果宝宝得了夏季感冒,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多休息、多饮水、并补充大量维生素C。

      暑热症

      病因:

      暑热症是由于宝宝体质较弱,神经系统发育为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从而出现散热障碍造成的。常常几个夏季连续发病。

      症状:

      夏季,有些宝宝会出现长期发热,既不是外感,又找不出其他原因,各项检查项目均正常,宝宝大量喝水,多尿,身上热焦焦,滑溜溜,一点汗也没有,且伴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及烦躁不安等症状。在排除感染性疾病后,医生通常就诊断为暑热症,也称夏季症。

      危害:

      典型的“夏季热”可不治而愈,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不大,亦不会留下后遗症。

      预防:

      喝太子参、红枣煎汤:一到夏天,就要常给宝宝喝太子参、红枣煎汤,尤其是上一年曾患过暑热正的宝宝,更要注意多喝。

      穿着适当:不要给宝宝穿着太多或太厚,以防妨碍身体散热。

      日常清凉饮食:平日多喝清凉饮料,如西瓜汁、绿豆汤、冬瓜水等,多喝一些菜汤,但盐不宜多加。

      可服用一些中药:可服用“生脉饮”、“藿香正气口服液”、“小儿回春丹”等防止夏季热的中成药。

      治疗:

      不要滥用药物:该并不是感染性疾病,所以不可以滥用抗生素,该病又不属于免疫性疾病,因此也不可以随意使用激素,退热剂也不应使用。

      积极补充水水分:在发病期间,应保持宝宝水、电解质平衡,口服含有电解质的水分,如加倍稀释的口服补液盐,无需做静脉点滴,要给予含丰富营养的乳食、多种维生素、水果类,保持大便通畅。

    将室温降低:将空调房的温度降低到20℃左右,患儿住进去半小时可使体温降到38℃以下,而4小时候更可以降到37℃左右。

      偏方:

      鲜荷叶汤:取鲜荷叶100克,冰糖或白糖100克,水煎服,每天1剂,2次分服,连服数天。

      马蹄汤:取马蹄(荸荠)8个,削皮切碎,加空心菜200克,共煮汤,每天2~3次,连服数日。

      蚕枣汤:蚕茧20只,红枣20个,煎汤代茶,频频饮用。

      蚕豆汤:蚕茧20只,淡豆豉9克。煎汤代茶饮,适用于无汗情况时。

      冬瓜柚子汤:冬瓜皮50克,柚子核15克,核桃仁15克。将柚子核去壳,与冬瓜皮、核桃仁同煮汤,代茶频频饮用,连服数日。

      百合汤:干百合100克,蜂蜜150克。同入大碗内,加适量水,放蒸笼里蒸1小时,趁热调匀,待冷装瓶备用,适量常服。

      提醒: 孩子体质比较弱,千万别在夏季断。宝宝患暑热症后,容易每年都发生,因此要注意采取预防措施。

      肠胃疾病

      原因:在炎热的夏天,小宝贝胃肠道的抵抗力降低,加之气温高,食物、奶具、水具很容易被病菌污染,而且宝宝户外活动多,手容易被脏东西污染,在进食时如果没有洗净,很容易将病菌吃进胃里,引起腹泻、肠胃炎。

      症状:每天大便多在4次以上,大便性状有改变,呈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常伴发热、腹痛、乏力、食欲低下等症状。

      危害:严重肠胃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脱水、酸中毒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

      奶具的及时消毒:奶具每次用过后,要将调奶、喂奶用过的所有用具浸泡在盛有热水的器具中消毒,也可用专用消毒锅。彻底消毒之后,别忘记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已消毒过的喂奶用具逐个取出,将它们放在干净的地方晾干,放入有盖的密封器皿中保存。

      食用生瓜果注意清洗去皮:将洗净的生瓜果放入消毒柜或冰箱冷藏室里保存。但如果时间过久未吃,再吃时还应重新清洗。去皮吃的瓜果应洗净在去皮,不然也会造成瓜果受污染。

      避免餐前大量饮水:不要在餐前给宝宝喝太多的水,以免冲淡胃酸,降低消化能力。

      注意宝宝个人卫生:每天勤给宝宝洗手、剪指甲,以免吃东西或吸吮手指时,把受伤或指甲缝里的脏东西带入胃里。

      治疗:

      喂食适量:每次喂食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不要喂得太快,量要适宜。

      喂奶前先换好尿布,以减少喂食后体位的改变。

      对待腹泻患儿,应减少饮食或降低配方奶或是牛奶的浓度,待病况改善后逐渐增加奶量及恢复奶的浓度。

      如果医师开药,请务必遵照嘱咐定时定量服用。药物服完后,若仍有不适情形请到小儿科门诊追踪治疗。即使情况改善,也不要马上停药,而应继续维持数日。

      提醒:如果宝宝有下列情形,请立即去医院:呕吐、腹泻次数越来越频繁;便中有如鼻涕般粘液、血或是可以看到寄生虫;严重腹痛,特别是痛的部位与痛的方式有所改变;持续发烧超过38.5℃;脱水,如嘴唇干燥、皮肤变得干皱且没有弹性、尿的颜色变深或是尿量减少。

       中 暑

     

      病因:中暑俗称发痧,古称中暍。小儿中暑主要是由于小儿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烈日直射下活动时间较长,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水盐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中暑多发于2岁内的宝宝,主要与2岁内的宝宝新陈代谢旺盛,肌肉较少脂肪较多,散热能力有限有关。

      症状:小儿中暑的突出表现是高热,一般中暑时体温往往达到38℃-39℃,严重的中暑甚至体温可达41℃以上。病初患儿出汗较多,继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而灼热,面部潮红,无汗时患儿体温往往会进一步迅速升高。同时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又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危害:重症可在数小时内致人死亡。

      预防:

      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

      如遇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中午和午后(11~14点),尽量减少带宝宝外出,并适当宝宝午睡的时间;饮食宜清谈,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

      每天勤洗澡、擦身;

      如遇带宝宝外出,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太阳镜等;

      不要让宝宝在太阳下长时间曝晒,并注意到阴凉下休息。

      准备藿香正气、人丹、清凉油、十滴水、风油精、六一散等防暑药,以备不时只需。

      治疗:

      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让宝宝仰卧,放低头部,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宝宝的衣服己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快速降温,使宝宝的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是: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

      如如发现患儿呼吸困难,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时请医生,作进一步治疗。

      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可让宝宝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提醒:宝宝中暑后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尽量让宝宝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东西,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同时要记得少吃冷食,有的父母发现宝宝中暑后身体很干渴,特别爱吃冷饮和瓜果类食物,就满足了宝宝的要求,让宝宝大吃特吃。其实这样做对宝宝的身体有害无益,因为中暑后这两样东西都不能多吃,因为凉性食品会损伤宝宝的脾胃。可以给宝宝适当喝一些鲜果汁。

      泌尿系感染

      病因:夏季潮湿高温,极易导致敏感部位的细菌增生繁殖。穿开裆裤和小短裤的小孩子,经常会随地而坐,极容易引起泌尿道的感染。

      症状:儿童下尿路感染时大部分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而上尿路感染时则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不宜,腰痛,肾区叩痛,恶心,呕吐,同时伴有尿路刺激症状。

      预防:

      注意尿布清洁,脏尿布不要乱扔,应放在专用的盆内;

      尿布洗干净后,最好用沸水烫过再晾,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悬挂晾晒;

      要认真做儿童外阴部护理,每次大便后应清洁臀部,尽早不穿开裆裤,勤换内裤;

      尽量多饮水,少喝糖水,多喝些含碱性的饮料;

      治疗:出现尿路感染后应尽早医院门诊。

      空调病

      病因:幼儿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成年人不能感受到的温差,幼儿却能明显地感受到。在空调房里的冷空气环境下,幼儿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抵抗力减弱,加上空调内各种细菌、霉菌生长繁殖,空气被污染,所以非常容易患上其他疾病,包括肺炎。

      

      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塞、鼻痒、伤风、流泪等有的还伴有发烧、腹泻、咳嗽等症状。

     

      危害:病情严重的还会发展为肺炎。

      预防:

      一要防冷,有小儿的室内温度宜控制在26摄氏度左右,空调房内要穿适宜的棉质内衣,以防着凉受寒;

      二要防风,空调冷风不要直接吹向人体,儿童床注意勿置于冷风直吹处;

      三要防湿,保持儿童房内干燥;

      四要防霉,避免霉菌滋生,导致哮喘病;

      五要防污染,要加强儿童房的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和净化治理,加强空调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空调器的过滤膜,并及时更换;定期清洗空调器中的冷却盘。

      六要防密闭,房间应经常开窗换气,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治疗: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祛暑胶囊,还可以选用伊洛可益金解毒片或金宏声复方瓜子金颗粒进行治疗。病情严重的孩子应及时送往医院。另外还可以喝一些姜汤、绿豆汤、西瓜翠衣汤等进行食疗。

      提醒:幼儿不能长期生活在空调房里,每天清晨和黄昏室外气温较低时,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早晨起床后,关闭空调,待室内温度逐渐升高,与其它未开空调的房间温度接近,或与室外温度接近后,再将幼儿抱出房间。幼儿离开房间后,应打开门窗,促进空气流通,确保再次进入房间有更多新鲜空气

      凉席性皮炎

      病因:引起凉席性皮炎的原因较多,主要是有些凉席中含有一种致敏源,这种致敏源在新凉席中较多,有过敏体质的幼儿接触这种物质后常常发生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皮炎。还有一些凉席的缝隙中寄生着螨虫,能在人的皮肤上爬行叮咬,也会使人出现皮炎症状。另外,有些幼儿身体较胖,出汗多,汗水浸渍皮肤,皮肤的热量不能迅速向外散发,也容易引起皮炎。

      症状:有些宝宝在凉席上睡觉之后,身体接触凉席的地方会红肿、刺痒、疼痛,并起一些小红疙瘩。这些小红疙瘩多集中在背部、腰部、腿部。

      预防:

      尽量避免用新凉席:婴幼儿尽量不要用凉席,即使要用也最好是铺旧凉席,并在凉席上铺一层布,使皮肤不与之直接接触。

      经常清洗凉席:在使用凉席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天一擦洗,一周一晾晒”。

      使用吸汗的面部:肥胖幼儿爱出汗,用前应在凉席上垫一层吸汗的棉布,防止出汗后汗液浸渍皮肤。

      治疗:

      清洗拭干患处:万一睡凉席引起了皮肤炎症,要用湿水将宝宝患处清洗、擦干,不可让宝宝随意搔抓。

      不要盲目用药止痒:父母也不要用花露水、风油精、痱子粉盲目给宝宝止痒,因为患病儿童的皮肤本来就已经很敏感,使用这些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及时就诊:及时到医院就诊,或者去正规药店购买抗过敏性药膏,如艾洛松(适合1-2岁幼儿)、尤卓尔(适合10岁左右孩子)涂在患处。

      提醒:最好为宝宝铺旧凉席,每年首次使用时,用开水烫洗一次,再放到阳光下暴晒。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到“一天一擦,一周一晒”。 建议给小宝宝用麦秸凉席,其特点是质地松软,吸水性较好,凉爽程度适中,是比较理想的婴儿凉席。

      各类传染病

      炎炎夏日,由于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差,难以适应夏季高温环境,加上孩子因为贪吃、贪凉或被蚊虫叮咬,很容易染上几种传染病,父母们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乙脑 菌 痢 食物中毒 甲肝 伤寒 疟疾 红眼病 手足口病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蚊虫为传播媒介。乙脑多发生于12岁以下的儿童中,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宝宝。乙脑的高发期在每年的7-9月,8月是高峰。主要症状是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颈项强直、高烧不退、昏迷、抽风等。如果治疗抢救不及时,可危及孩子生命或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

      预防方法:10岁以下的孩子要按时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特别注意灭蚊、防蚊。

      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与不洁饮食有关。多发于7-9月,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菌痢类型中最严重的是急性中毒性菌痢,多发生于2岁到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常起病急,体温可达41℃-42℃,烦躁嗜睡,脓血便或反复抽风,短时间内可发生呼吸或循环衰竭而致死亡。

      预防方法:要把好“病从口入”关,苍蝇是菌痢的传染源,在饮食上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教育孩子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贪吃冷饮。婴幼儿奶瓶、餐具等要定期消毒。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夏季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夏季气温升高,各种病菌十分猖獗。食物中营养丰富,是各种细菌理想的生存、繁殖场所,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轻则引起腹痛、腹泻、呕吐,重则导致脱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方法:首先要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对肉类食物要严格消毒,一般可采用高温消毒。同时,教育孩子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剩饭、剩菜,尤其是隔夜的、冰箱里的食物一定要彻底加热。其次,用低温、防腐的方法来保存食物,要防止食物在贮藏过程中被污染。此外,少吃海产品,防止嗜盐性细菌的感染。

       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HAV引起的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夏季是高发期。主要症状有:低热、乏力、恶心等,可伴腹胀、腹泻、尿黄如浓茶,继而巩膜及皮肤黄疸,伴肝区不适。

      预防方法:要注意加强卫生保健,防止血源污染、唾液污染、水源污染;餐具要消毒使用,对感染者避免亲密接触;教育孩子注意卫生。

      伤寒: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儿童伤寒病人可占总病例数的35%-60%,小儿伤寒临床表现不如成人伤寒典型,年龄愈小愈不典型。新生儿患伤寒时,肥达氏反应常呈阴性,故易被误诊。小儿伤寒多起病较急,持续发热,胃肠道症状明显,呕吐、腹泻多见。

       预防方法:要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养成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疟疾:由疟原虫经按蚊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脾肿大,贫血为发病特征。常见的有间日疟和三日疟两种。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热型不规则,并常以惊厥代替寒战,表现出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恶心、呕吐、腹泻、四肢湿冷等循环不良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家长要引起重视。

     预防方法:预防疟疾重在切断按蚊这个传播媒介,要搞好卫生,消灭蚊子,避免人蚊接触,防止叮咬。

     

      红眼病:病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夏季最易被染上的眼科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早期症状是双眼瘙痒不适,有异物感、烧灼感、接着眼睛红、肿、痛、眼屎多、怕光流泪、不敢睁眼,可伴发热、头痛。

     预防方法:要做到勤洗手,不用手揉眼。人们在流行期要少到或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游乐场等。若要游泳,可用氯霉素等眼药水进行预防性用药。

      手足口病  详见手足口防治专题

      
    上一篇:换季时节须提防传染病      下一篇:5大杀手影响BB智力
相关内容